河曲招商引资
河曲县 - 地理河曲县河曲位于晋、陕、蒙三省区交界,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,介于东经110°9'—111°37'、北纬38°55'—39°25'之间。东临偏关、五寨,南接岢岚、保德,西北与陕西省府谷县、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,南北长56公里,东西宽35公里。古称隩州,因地处黄河弯曲处而得名。河曲县地势东高西低,东部最高达1500多米。西部黄河沿岸仅800米左右,境内丘陵起伏,一般海拔在1000米以上。由于流水切割,地表破碎,沟壑纵横,植被稀少,水土流失比较严重。河曲县 - 气候河曲县气候干寒,年均气温8.8℃,一月零下9℃,七月23℃。年降雨量460毫米,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、下旬,无霜期150天左右。河曲县 - 资源河曲县全县现有耕地 35.87万亩,粮食作物以谷子、糜子、高粱、小麦、玉米等为主。经济作物有辣椒、线麻、芝麻、花生、大蒜等。造林面积25万多亩,木材总储积量达六万多立方米,育苗面积五千多亩。主要树种有杨、柳、榆、槐等。果园面积1.3万多亩,年产量300多万斤,主要种类有苹果、梨、葡萄、大枣、沙果、核桃等。河曲是一个矿藏丰富、量多质优的资源大县。初步探明有相当储量的矿种6类18种,其中煤、铝土、石灰石为三大优势矿源。煤储量为120亿吨,分布面积约400平方公里,埋藏浅,易开采,厚度大,热值高,煤质优质,露天开采条件较越。目前,铝土矿储量1.79亿吨,厚度大,质量高,品位高,矿层厚度达9.99米;石灰岩分布于县境东南部,仅露出部分达601亿吨,还有油页岩、锰矿、高岭土等。河曲县 - 行政区划河曲县河曲县辖4个镇、9个乡:文笔镇、楼子营镇、刘家塔镇、巡镇、鹿固乡、前川乡、单寨乡、土沟乡、旧县乡、沙坪乡、社梁乡、沙泉乡、赵家沟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文笔镇。邮编:036500。代码:140930。区号:0350。拼音:Hequ Xian。河曲县 - 历史沿革河曲县河曲,春秋为晋边地,战国属赵,汉及唐时属太原。五代十国时北汉刘崇置雄勇镇,属岚州。宋太平兴国七年建大山军,治平四年置火山县,后废,金贞元元年置河曲县。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,后更名澳洲。元宪宗七年省入保德州,明洪武十四年复置河曲县,六年省,十四年复置,属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改隶保德州。民国三年置道,属雁门道,民国十六年废道,直属山西省。 河曲是一座集黄河自然奇景与黄河人文奇景于一体的前年文化名城。沿西线黄河从北到南,奇景迭出。弥托洞与石经禅院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黄河绝壁上。上下层层下跌,彼此间栈道、独木桥相连。峭壁底处是汹涌澎湃的黄河水,咆哮万端;高处是释迦牟尼、地藏菩萨、四大天王、八洞神仙,案作佛龛云端,祥和宁静。河曲县 - 交通河曲地处晋、陕、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,西临神文化教育煤田、北接准葛尔能源富集区、东承朔州工业区、南接河东煤田,境内有神朔铁路、朔准铁路、黄河龙口大桥、河府大桥、韩河公路、沿黄公路使河曲融入晋陕蒙金三角区域经济圈,成为承接呼、包、鄂、榆经济发展拉动力的枢纽带。全县公路运输客货运站场10个,总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,全社会民用汽车保有量451 辆,其中:货车362辆,客车49辆,年客运量达71.4万人,客运周转量12950万人公里;货运量191.7万吨,货运周转量26565万吨公里。2007年底全县通航里程为76公里,各类码头泊位15 个,年货运吞吐能力已达0.14万吨,客运吞吐能力3.25万人,全社会运输船舶16艘,总载重吨位17吨,全社会实现年水运货运量0.14万吨,货运周转量1.19万吨公里,客运量3.25万人,客运周转量7万人公里,水运潜力和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河曲县 - 文化河曲县河曲是一个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县。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,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民歌、二人台艺术,著名的二人台剧目《走西口》就产生在这里。我县先后荣获“山西省文化先进县”、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、“中国北方民歌之乡”等称号。河曲民风纯朴、勤劳善良、喜洁好美、崇文尚礼,有文明之乡的美誉。近三十年间,中央和省级电视台、长春、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及日本、韩国、台湾等影视制作机构先后在河曲拍摄90多个影片、MTV、影视剧,有专家称河曲为中国北方黄河闻名的影视标本。此外,著名作家、艺术家马烽、孙谦、束为、谢晋、吴冠中等都到过河曲进行艺术采风和创作体会。《走西口》,唱出黄河儿女的辛酸;一曲《走西口》,倾倒了天下铮铮铁汉;一曲《走西口》,使天下人都知道,黄河拐弯处,有一座叫河曲的古城。河曲的民歌艺术,可以说在山西独领风骚。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“二人台”,一丑一旦,亦歌亦舞,精悍活泼,深受山西、陕西、内蒙等地群众的喜爱。“二人台”的剧目中有一百多出。其中最著名的有《走西口》、《探病》、《挂红灯》、《打金钱》、《栽果树》、《掏碳》等等。这些名曲,有多以歌颂黄河儿女爱情生活为主,有浓郁的的方特色和黄河风情。“山城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,城镇戏场二人台至晚尤唱。”古时河曲城好戏连台的繁荣局面,至今让后人津津乐道。河曲戏剧艺术的兴盛和繁荣,历史上有以为代表人物,那就是元代大戏剧家白朴。白朴,子仁甫、太素,号兰谷先生,生于1226年,卒于1312年,澳洲(山西河曲)人。为元曲四大家之一。它的作品大多以表现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,如《祝英台死嫁梁山伯》、《苏小小月夜钱塘梦》、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墙头马上》等等。其中的不少佳作,至今仍是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。河曲县 - 旅游景点河曲县---龙口瀑布境内旅游名胜、文物古迹较多,有弥佛洞、娘娘滩、西口古渡、紫塞长城、文笔塔以及海潮禅寺等。龙口瀑布河曲县城东北三十余里处。黄河两岸石壁陡峭,怪石倒垂,河流被挟持其中,而至梁家碛后,豁然开朗,展开了一片河谷平原,水流骤然变宽变缓。以此形似龙口,故名之。又河床崎岖,流水落差大,水声有若雷鸣,故旧志将其列为河曲“八景”之一--------“龙口雷声”。护城楼又名玉皇阁,位于县城北城外数十米处。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。底长21米,宽20米,高12米。楼门座北向南,门前有一宽4米、深7米、高3.3米的砌砖台。台前垂带踏跺18踏,加登楼门。楼门上有门额石匾,书“镇虏”二字,雕刻工艺精细。楼内俱为砖碹窑洞,布局奇特,造形美观,名曰“九窑十八洞”。从楼门东部南窑登24级石阶,可达楼顶。楼顶有正厅及东西厅,照壁刻联曰:“东有青山护千载。西得黄河保万春”。护城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(1400年)。河曲县---海潮庵黄河大堤旧社会黄河经常决口,冲毁岸边的民房。新中国成立后,县政府在护城楼外修建了约500米的长堤,长堤外岸青石砌成,外罩铁丝网,内为土堤。海潮庵河曲旧县城南的涧河(县川河)之滨,簇立着有楼、堂、亭、阁十二座院落的古老填寺庙,其间楼阁栉比,檐牙高啄,苍使这儿显得树木森森,深邃幽静,给古寺抹了一层削穆神秘的色彩,这以是闻名晋陕蒙三省区的海潮庵。娘娘滩位于县城东北7.5公里的黄河中流。岛上绿树参天。硕果满枝,居住这三十多户黄河人家。相传汉文帝和其母薄太后被吕后诬贬于此,故作“娘娘滩“。与此遥相呼应的,还有上游不远处的另一小岛太子滩。曾建庙其上,以祀黄河。明正统年间被毁。近年来太子滩上出土的北魏瓦当,上书“万岁富贵”。状元塔传说是为了平衡地运的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。塔,原本为佛教圣物,从明代以后,塔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由原来埋葬佛骨(舍利),变成了点缀风景、平衡地运、昌盛文物的建筑物。状元塔高31米,形似状元郎的如椽巨笔。高耸入云。日出黄河状元塔长长的倒影,穿越黄河,可以直达黄河对面的内蒙古的大口村。河曲县 - 特产开河鱼1、开河鱼开河鱼是晋西北九曲十八弯河曲县著名特色菜。开河鱼不仅色泽明亮,肉质细腻,味道鲜美,更有大补元气、通络发散之功效,其鲤鱼更佳,为历代上贡佳品。据古《河曲县志》记载,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间,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金丝鲤鱼上贡给皇帝。2、酸饭相传河曲吃酸饭始于北宋。味如酸奶,黄亮坚韧,又能清热解渴,用心制成酸汤,将米放入,在15℃以上温度下浸泡4至8小时后澄出即做成酸粥。做成稀饭叫酸稀粥,从沸汤中捞而食饭粒者叫酸捞饭,它是以糜米为主食的河曲人的创造,同时也是食用糜米的上好方法。3、油糕黍之糯者称黄米,淘洗后半干时磨压成面,蒸熟色如黄蜡,包枣、豇豆、红糖等后用黄油炸过,香软异常,称“油糕”。4、碗托荞麦去皮成为糁子,将糁子于前一日用水泡软,上拳揣成糊状,筛滤后舀入碗内上笼蒸,蒸中途用筷子搅拌一次,出笼后即成碗托。置阴凉处冷却后,用醋、姜、芝麻、辣椒面、蒜泥、香油等配成汤浇入即可食。5、黄酒冬月将黍米煮成稀粥,冷却后放入麯,稍发酵即将白酒倒入,然后置火炕头围盖之,酿十天左右,酒自澄清,呈黄色,甜粘味醇。酒熟羊肥,有羔羊朋酒之风焉。6、盐干烙产于巡镇,用白面、食盐加少许黄油烤制而成,人称“闪塌嘴”。用面不过二两,然烤制中空气膨胀,体积倍增,壳大内空,食之酥脆。7、驴肉用20余种药材和各种调味品制成汤,把生驴肉置于汤内煮熟,然后用醋、姜、芝麻、蒜泥等配成汤浇入即可食,可以冷、热食用。色美味香,口感不腻,具有滋阴补肾作用。8、果丹皮、果瓣子是河曲的传统食品之一,主要是海红树的果实加工而成,历史悠久。果瓣子的制作更为简单,将成熟的海红果的果把和花盖去掉,一切两瓣,用线串起来晒干即成。果丹皮、果瓣子的特点是:酸甜可口,生津止渴,健脾消食。9、杏瓣儿是河曲的传统食品之一。制于唐代,传说还曾被选为贡品。其特点是色鲜味美,酥脆可口,并有清肺利痰的功效。河曲县 - 县情充满希望的河曲●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●享受国家西部开发、中部崛起优惠政策的革命老区县●晋陕蒙金三角地区重要的新型能 源和工业基地县独具魅力的河曲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曲民歌、二人台艺术发源地●中国北方民歌之乡●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●中国黄河风情旅游特色县●中国国家画院写生基地●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写生基地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基地富于创新的河曲●全国村民自治先进县●全国首创户包治理小流域经验县●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百强县●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百强●全省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●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●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突出贡献县河曲县 - 参考资料[1] 河曲论坛 http://www.hequ.cn[2] 河曲网 http://www.hequ.cn[3] 山西传统音乐网http://www.2rt.cn[4] 河曲人民政府 http://www.hequ.gov.cn/list_second.aspx?SortId=103山西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概况全省辖11个地级市,以及23个市辖区、11个县级市、85个县。太原市杏花岭区 | 小店区 | 迎泽区 | 尖草坪区 | 万柏林区 | 晋源区 | 古交市 | 阳曲县 | 清徐县 | 娄烦县大同市城区|矿区| 南郊区 | 新荣区 | 大同县 | 天镇县 | 灵丘县 | 阳高县 | 左云县 | 广灵县 | 浑源县阳泉市城区|矿区|郊区| 平定县 | 盂县长治市城区|郊区| 潞城市 | 长治县 | 长子县 | 平顺县 | 襄垣县 | 沁源县 | 屯留县 | 黎城县 | 武乡县 | 沁县 | 壶关县晋城市城区| 高平市 | 泽州县 | 陵川县 | 阳城县 | 沁水县朔州市朔城区 | 平鲁区 | 山阴县 | 右玉县 | 应县 | 怀仁县晋中市榆次区 | 介休市 | 昔阳县 | 灵石县 | 祁县 | 左权县 | 寿阳县 | 太谷县 | 和顺县 | 平遥县 | 榆社县运城市盐湖区 | 河津市 | 永济市 | 闻喜县 | 新绛县 | 平陆县 | 垣曲县 | 绛县 | 稷山县 | 芮城县 | 夏县 | 万荣县 | 临猗县忻州市忻府区 | 原平市 | 代县 | 神池县 | 五寨县 | 五台县 | 偏关县 | 宁武县 | 静乐县 | 繁峙县 | 河曲县 | 保德县 | 定襄县 | 岢岚县临汾市尧都区 | 侯马市 | 霍州市 | 汾西县 | 吉县 | 安泽县 | 大宁县 | 浮山县 | 古县 | 隰县 | 襄汾县 | 翼城县 | 永和县 | 乡宁县 | 曲沃县 | 洪洞县 | 蒲县吕梁市离石区 | 孝义市 | 汾阳市 | 文水县 | 中阳县 | 兴县 | 临县 | 方山县 | 柳林县 | 岚县 | 交口县 | 交城县 | 石楼县
